影淘网 (北京)影业有限公司
设为首页 | 收藏本站
全国服务热线:010-67659588
新闻详情

《无问西东》《妖猫传》《七月与安生》这些电影,都是她们剪出来的!

来源:影淘网作者:影淘网网址:http://www.yingtaomedia.com.cn/

「她们.谈电影」

相约美丽三月天

听听金马剪辑师怎么说


如果说摄影师是导演的左手,那么剪辑师就是导演的右手。作为控制整个电影节奏的人,剪辑师通过镜头组接把导演创作意图和艺术构思完美地呈现。


剪辑师是用“剪刀”释放电影的灵魂。


相比于导演、演员们镁光灯下的亮相,剪辑师们最完美的亮相都在作品里。幕后工作的他们,是观众们最熟悉的“陌生人”。从最初的剪接胶片,再到如今的电脑剪辑,剪辑师们一直在大量的素材里,精准定位,深耕细作!


值此阳春三月,我们为大家奉上一场精彩、干货满满的对谈实录——两位金马奖最佳剪辑师李点石(作品《妖猫传》《七月与安生》)朱琳(作品《无问西东》《推拿》)与电影人黄非,由「她们」一起,聊聊电影剪辑背后的那些事儿,以及作为女性电影创作者,她们的青春与选择。


入行之路


Q

两位是如何进入这个行业的?


朱:要不是家里困难,谁会做剪辑师呢?(笑),还是女剪辑师(笑)。我小时候有一个漫画梦,后来考到西安读大学,摄影专业。大学毕业后觉得自己适合做剪辑师,在北京到处乱投简历。只有一个公司给我发了offer,我去了以后,他们说你是女孩子,不太合适吧,剪辑这个工作太辛苦了。没有录取我。我走出那个公司时觉得不行呀,只有这一个公司给我offer,如果我进不去,就不能做剪辑了。于是我用彩色信纸写了自己想做剪辑师的决心,面红耳赤让前台小妹转交给老板。一周后,那个公司老板打电话给我说:“你来试试吧。”


李:我高中喜欢看电影。考入电影学院导演系,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一届剪辑班,在学校帮师兄师姐的片子做剪辑,毕业后入行也继续做了剪辑师。

黄:我们仨有共同点,喜欢画画。我是电影美术专业出身的。做剪辑师,得画面感好,理解镜头里的各种细节,才能剪出好片子。

黄:是怎么接到这个《无问西东》片子的?剪辑流程和其他片子有什么不同。


朱:我不太认识导演,但听说有张震,就义无反顾地去了。初剪剪到三四个小时,我这边档期差不多了,导演接手继续剪。两年后,导演说你再回来看看吧,于是我又回去剪。


剪第一稿时,这个电影同步补拍了很多镜头,比如航拍啊特效什么的。后来一边做后期一边审查,但后面按宣发的要求又压缩了片长。所以这个片子断断续续剪了四年。整个过程中,我和导演分开各自剪,碰头的时候跟导演吵一架,吵完再继续剪。

黄:这部片子的结构是怎样构思的?

朱:这部片子的结构是最难的。剧本本身已经很复杂,四条线交叉进行,所以四个故事先分别剪,再合起来重构。每条故事线都要先剪得很饱满,所以必须考虑四个主要人物的戏剧使命,很难顾全。最终采用的剪辑风格是并行叙事。

比如张果果(张震饰)本来有一条爱情线,但对故事整体的紧凑性是有碍的,因为王敏佳(章子怡饰)线在爱情上已经表达很充分了,所以拿掉了前者;

吴岭澜(陈楚生饰)线表达了一种反压迫、抗争,但跟沈光耀(王力宏饰)的故事就有重复了。这些都要取舍,达到1+1>2的效果。细节上,要考虑相邻两场戏如何接得顺。

黄:有评价说张震那条线比较弱?你这么喜欢张震,会不会难过?

朱:现代戏不好拍也不好演。淡化这部分的戏,我觉得还好。拿一幅画作比方,画面中有些地方要淡下去,整体才会好看,所以我没什么遗憾。

黄:点点(李点石)也参加了《无问西东》的剪辑,有什么感受分享给我们?


李:听说这片子后期做了六七年,我大概2015年年终有一个月时间。(片方)那边找我,我就去看看,我也觉得最大难点是结构,但我只为这部电影剪了一条线(王敏佳线),所以我也说不出什么感受。其实我和朱老师之前不熟的,从这部片子才互发微信讨论剪辑方面的问题。

黄:对电影里哪些戏印象深刻,可以分享一下。


朱:批斗戏吧。这里用了平行剪辑,剧本里写了一边是一个人被批斗一边是另一个人被表彰,不过后期剪辑时又加了第三条黄晓明线,发现效果很好。被批斗中,实验室里玻璃瓶倒了,利用镜头的不断交错,将三个人命运交叉在一起,让电影的感觉更强烈。这是剪辑做到的。通过剪辑,让三个事件爆发力增强了,人物也更饱满了,观众也会感同身受。


黄:剪辑让观众对多人冲突的印象更深刻了,把人物深层情感放大了。还有印象深刻的戏吗?


朱:吴岭澜在云南,学生被轰炸那场戏,我们通过他讲泰戈尔的诗闪回到过去,交叉剪辑让诗与轰炸的历史现场暗合,镜头再回到废墟学校,我们就知道沈光耀为什么做出了后来的选择。这就是交叉剪辑带来的好处。

黄:沈光耀牺牲后,两位同学去看他妈妈。这是你跟导演设计的吗?


朱:剧本写了沈光耀的家庭背景,剪辑时决定将家境展示尽量延后,如果放在前面,容易引起观众反感。所以前面只是用沈母探望时的服装等细节暗示沈家背景。

黄:为什么安排沈光耀有两处喝糖水的戏。


朱:那是妈妈给他的爱。王力宏很像(沈光耀)这个角色,两人都是高材生,性格都很单纯,有相似性。所以沈光耀的选角选得很准确。这是这么多年王力宏呈现得最好的角色。很多人喜欢这个角色,因为他很纯粹,是大家心里理想中的人物。

黄:沈母、王敏佳、师母,是片中三位令人心痛的女性,剪辑时是如何理解她们的?


朱:沈母这个角色属性比较简单,片子里强调她那种传统的母爱。王敏佳身上体现爱情和友情,是一个经受打击后重生的角色。王敏佳的命运也是那个时代造成的。

师母比较偏执,她想找到丈夫不爱自己的原因,然后失控。她觉得举报王敏佳就找到一个出气口,她既是受害者也是加害者,结果在批斗中她看到群众比她更为狂热,以为王敏佳被打死了,她精神受到冲击,希望在丈夫那里找到安慰,但丈夫游离的态度让她死心,她在绝望中跳井自杀。她的角色比较戏剧性,表演很饱满,有一些舞台感,剪辑时我们根据现代观众的感受做了减法,弱化了她的舞台感,让观众觉得为她遗憾、惋惜。光耀的母亲是一个伟大的母亲形象代表。每个角色人物的身上都有她们所处那个时代的烙印。

黄:师母这个时代的人物,现代观众可能会难以理解。


朱:这段戏也很浓郁,我们得做一点减法。剧本描写得很充分,师母能做的努力都做过了,也看够了(残酷的现实),在王敏佳事件后绝望了,所以她自我觉醒了,以跳井的方式觉醒。让影片的矛盾的戏剧冲突更强化。她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。

黄:点点(李点石)在参与剪王敏佳这条线时有什么感受?


李:在这段戏的时代背景中,人被扭曲,包括陈鹏(黄晓明饰)和王敏佳,在炽烈、激昂下每个人的压抑特别吸引我,剪得很过瘾,这段戏张力很大,又有反转,很好看。

《七月与安生》

(剪辑师:李点石)


“《七月与安生》新颖巧妙的结构:电影中安生是个作家,有人去采访她。电影的故事就通过她来讲述。反转再反转,打破惯常叙事。”


黄:点点(李点石)是怎么接触到这个片子的?


李:2016年听说这个小说改成电影了,自己很感兴趣,中学时看过小说。那时候大家都喜欢安妮宝贝,我也看了。看过顺剪后我很兴奋,编剧改得很好,把小说结尾改掉了,结构也有意思,有剪辑可以发挥的空间,于是我就答应做这部片子的剪辑。

这是一个既虐心又痛快的过程。周冬雨的表演很有特点,爆发力强,同一场戏每个take表演方式、节奏都不一样,有很多变化,可以用无数的方式组成一场戏,有很多呈现这个人物的可选方式。我得摸索出自己的角度,用自己的眼睛来判断用哪条。做选择的过程很虐。

黄:听说很多男性观众陪女朋友看这部电影,也深受感动。有人觉得,此片讲的是一个女孩的两面。可否举一两个例子,你是如何把握剪辑的?


李:对剪辑而言,第一个问题要挑表演,因为素材多。其次是剧情。

这部戏的感情很微妙,需要一个呈现的过程。七月(马思纯饰)先爱家明,安生(周冬雨饰)知道,但不可抗拒地被家明吸引,在这个过程中要小心处理两个女孩表演的平衡,不能让两人不讨喜

安生第一次在酒吧见家明,是命定相遇。周冬雨的take中有比较主动的表演方式,但剪辑时觉得不能让她太主动,因为我觉得命定是命定,但那也是闺蜜男友啊,太主动就不可爱了,就让她矜持了一些,选择了更有控制的表演方式。

片子后段,情绪游走比较多,所以尝试用情绪带动故事,而不是考虑时空接续。此时情绪主导了剪辑,有声画不对位啊跳切啊,交叉进行。因为片子到后面两个人物情感很饱满了,发现用这种方式也是有效的。

黄:为《七月与安生》做剪辑的感受?


李:两个字:虐恋。我仿佛经历一场虐恋。我觉得剪辑师必须是个体验派,必须能体会片中人物的感情变化,把自己代入到戏和人物,否则表演素材都挑选不了。有时剪着剪着我也一起演,脸在使劲,心也在使劲。所以我们(剪辑师)很累,会反复去体验片中人物的故事,经历了每个人物的体验。(朱:我做梦都跟《推拿》的人物在一块,梦见在跟黄轩谈恋爱。)我们是特别自发主动地去体验。(朱:剪辑师有没有沉浸到片子中去,这是骗不了人的。)

与导演的合作


黄:两位如何看待导演与剪辑师之间的关系。

李:剪辑师是导演最亲密的合作者之一。一部片子剪到最后,剪辑一定会非常了解这个导演,因为导演要放下他所有的在外的东西,威风啊客套啊,跟你坐在小屋子里决定要什么不要什么,那个过程很真实,会展现他的性格。人与人区别很大。

朱:我认为导演工作有三个重要的大阶段:剧本、拍摄、剪辑。剧本是建筑草图;拍摄是施工过程,添砖加瓦,出来一个毛坯房;剪辑是装修,水电管道及布线,设计房子的基调。因此,剪辑是一个第三度创作,还是最后的一环,装修完毕,房主(观众)就进来看到你(这个房子)了。所以剪辑是最后的把关者,非常重要。

黄:点点(李点石)是如何与陈凯歌、顾长卫等导演合作的。


李:我的第一部院线作品就是《最爱》。顾长卫导演人很谦和,他总是会拍很多素材,找各种可能性。可能因为他是射手座吧,思维很灵活,愿意做尝试。而且他是摄影师出身,对画面内细节的关注比别的导演更多。

再如,我与陈凯歌导演合作过《妖猫传》和《搜索》两部戏。《妖猫传》的最大不同是,剧组是一个多国部队,影片有很多特效,沟通成本大。这部电影拍了五个月,剪了半年多。而《搜索》较轻松,都市题材,叙事没那么复杂,剪了三个月。《妖猫传》前面探案、后面回溯历史,结构复杂得多,剪辑时会做很多探索、取舍,过程比较长。

 如果说《搜索》是一篇记叙文,《妖猫传》便是一篇议论文,杨玉环是故事中至真至美的化身。凯歌导演是我心目中的大师,从他身上,能够看到这一辈人对电影的认真、执着、爱,他非常自律、坚忍不拔、自我要求很高,每天都提溜着自己,有股不服输的精神。跟他一起工作,剧组的人都很受鞭策,因为看到他既聪明又有才华还很努力,其他人就更要努力。

黄:朱琳是如何与娄烨导演合作的?与李芳芳导演合作六年的感受是什么样的。

朱:我说娄烨和《推拿》吧。优秀导演的品质总是接近的。娄烨很少出去跟别人吃饭,他吃素,生活极其简单。他总是穿着同样的衣服,可能同一款有二三十件。他每天早上去公园跑步,买早点,送孩子上学,然后写剧本、剪片子。他对生活做了减法,所有的思考都用在电影上。

 我在他身边学到很多,跟他合作就是一个给我自己拔苗助长的过程,我每天都要充电,否则会跟不上他,他什么都懂。我才是剪辑师,怎么能懂得比导演少呢?所以我每天早上去剪辑,晚上回来就充电、睡觉。这样剪了14个月,经历了兴奋、低落又兴奋一次次的过程。后来他说定剪了,我不相信,因为他经常逗我,有时候他说定剪了,第二天,我说还是再剪剪吧,我们就继续剪。后来我在调色那边看到大银幕版本的片子,我泪流满面,不敢相信这次真的定剪了。演员或其他工作人员也是,跟他合作,都会被他激发,所有人成长都特别多。

我的好多片子都要审查很久,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参与了(笑)《无问西东》的李芳芳导演所有事亲力亲为,要确认每一个细节,比如片中的飞机怎么做,王敏佳的帐篷怎么拉,所有问题都要一一过问。她一定要尝试过所有可能性,极尽所能地追求完美。可能因为她是处女座吧。

黄:有没有遇过特别难搞的片子或者导演?

李:分两种吧。一种是拍得不行,没东西可剪。另一种是《七月与安生》式的难搞,它太细腻了,我每天都要花全部心思投入。因为情绪太细腻太饱满,而片长不能太长,每段戏要奏效,让观众感受到两个人的细微情绪,就很难搞。

朱:对我来说,一种是《推拿》式的难搞,因为小说改成剧本时,每个角色已经很饱满了,想要的特别多。而且娄烨导演非常尊重演员,有时候拍摄过程中不关机,会让演员演到演不下去为止,让每个演员倾尽能量。那么素材量就很大。另一种是,不好沟通的导演。有时候我会在刚开始剪时先让导演出去玩一下,等我把自己的理解剪出来,给他看过,再往下聊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关于个人风格


李:我觉得风格不是自我设定,而是工作过程中渐渐形成的。我觉得自己是小辈,有很多更有经验的前辈。只是说时间长了,我能形成一个看法,哪些戏不要也可以,哪些戏可以放大,是我个人的审美和理解吧。

朱: 我认为,剪辑师最重要的职能是找到片子的风格,如果能准确定位,就成功了。这里面又分两个层级,比如一个八分基础的片子,因为演员、摄制的关系拍完变成五分,剪辑师的工作第一层级首先是把片子剪回八分,然后第二层级是争取再加两分到十分。因为片子毕竟是导演的作品,剪辑师不需要突出个人的风格。

现在没有想做谁的御用,因为还是希望多尝试,任何类型、风格都能掌握会更好。因为某种类型的影片被大众熟知后,大众会以为你是这一种风格的剪辑师。但成为某个导演的御用剪辑师并不好,还是多尝试各种类型影片才是好的。(李:是的。)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如何成为更好的剪辑师



黄:两位认为剪辑师的修为应该是怎样的?

朱:我平时会看话剧、展览、影片,潜移默化培养感觉。


李:我会多看电影,也会参考其他艺术形式。不过重点是好好作为一个人去观察生活,这是一种体验,因为所有电影剪辑的都是戏,是人。足够的阅历和对人生的理解,才能让剪辑师有信心去取舍。

黄:两位剪辑之外的生活是怎样的?

朱:生活最重要。我在学徒期没有生活,因为师从香港剪辑师,他们工作太拼命了。后来我有能力掌控自己的时间之后,发现生活很重要,对工作很有帮助。我会在剪辑室的墙上贴一幅风景画,剪完一部作品就奖励自己去那里旅游。还有会多去参加朋友的聚会,或者活动,争取不要跟社会脱节。我现在正在剪《中国药神》,本月送审后,打算去巴厘岛玩。

李:我没有朱琳做得好,不够规律。有时比较贪玩,时间到了就拼命赶。这样不好。我觉得女生做这个工作很辛苦,有体力上的局限。但女性特别有韧性,有弹性,跟导演沟通时有柔性的优势。并且,女性的理解力也有特点,对世界、对人物的看法能带来新视角。所以我想继续做剪辑这个工作。

朱:作为女性,我补充一下,要多谈恋爱,恋爱是特别美好的一件事。(黄:不能只在梦中与黄轩谈)

黄:《喜欢你》的导演许宏宇以前也是剪辑师。二位会考虑转行做导演吗?

李:不转行,太累了。据说导演是世界上第二累的工作,第一累的是那个什么盐湖的晒盐工人。导演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,并且有很多跟创作无关的工作,需要很多能量去处理。

朱:导演是复杂的工作。我倾向于做一个纯粹的美丽女剪辑师。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问答环节


观众:剪辑师是否应该广泛尝试各种类型,如预告片、广告?


朱:我有一家预告片公司,有几个剪辑师,他们用预告片起步。剪预告片有难度,也要考虑市场。他们学完预告片,以后去剪辑网剧、电视剧,这些领域都不冲突,对将来找方向有帮助。我手下比较成熟的几个剪辑师都从预告片剪辑中获益良多。

观众:《推拿》也是先剪各支人物线,然后再汇总吗?


朱:小说改成剧本后已经很成熟了,但每条线人物都很饱满时,片长已经四个小时了,我们又要剪成两个半小时,这时就开始调片子的节奏。

观众:《眨眼之间》的作者沃尔特·默奇说,剪辑师应该把所有素材扔进时间线看两遍,是这样吗?


李:我想推荐《眨眼之间》这本书,他说的是对的,浏览素材是剪辑师第一重要的事情,一定不能缺少这一环节。反复看拍到了什么才有可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判断、选择。所有的专业剪辑师,每一帧素材都要看,包括NG条。做这一行一定要有正念,就是不能偷懒。


朱:《推拿》里选了很多NG条。


观众:对接什么片子有自己的选择标准吗?


朱:首先是看剧本,再看导演。

李:没有固定的喜好,看机缘吧,做没尝试的类型也很有趣。比如我最近在剪辑一个喜剧片。

观众:拿到素材后,有自主权自己架构影片吗?


李:会有一段自己剪辑的时间,这个阶段完全按自己的角度去想去剪,然后与导演碰,以此为蓝本继续剪辑。这个阶段自由发挥空间比较大。